廣西建院8月9日訊(市政與交通學院 楊鑠 黃晶晶 覃小怡 李樹豪)近日,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“生態至上·魚蝦稻林”產業振興之源觀察團一行在指導老師楊鑠、朱海鵬、張巖的帶領下,繼去年暑期社會實踐后再次前往南寧市上林縣趙坐、大浪、岜獨等脫貧村莊開展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活動,走進鄉村,扎根鄉村,感受振興力量的同時踐行著青春誓言。
美化鄉村心向黨,傳播時代新故事
觀察團成員通過實地走訪,與多個實踐村開展“‘第一書記’面對面”座談會,了解“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基地”——桂之漁水產養殖、“扶貧產業特色示范園”——上林景華沃柑種植示范基地、白圩鎮海群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當地支柱產業情況,確定專訪對象,探索產業致富之路背后的“新故事”。
成員們還積極參與美化鄉村環境,對趙坐村相關村道村容進行美化,采用墻繪、井繪等方式將當地特色農產品(如小龍蝦、魚等)描繪到村道顯眼位置,用自己手中的畫筆讓井蓋變景蓋,讓墻灰變墻繪,展現鄉村振興大環境下,村民欣欣向榮、國民繁榮富強的一面,讓鄉村有顏值、有氣質、更有底氣。
開展“‘第一書記’面對面”座談沙龍
在大浪村參觀調研“扶貧產業特色示范園”——上林景華沃柑種植示范基地
觀察團成員在進行墻繪
深入鄉村悉振興,轉化調研新數據
觀察團為了解鄉村振興之源,深入到各實踐村莊及活動中心開展走訪入戶實地調研,知民情解民意,共發放并回收有效調查問卷153份,在解析鄉村發展的過程中也了解產業情況與困境,記錄村民的意見建議,并與去年實踐獲得的數據進行對比和分析。據觀察團帶隊老師介紹,接下來團隊會把問卷內容形成調研數據庫,延長數據傳播及使用頻率,并轉化為相關調研報告。
成員們還結合當下豐收實際,實地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活動,堅持從小事做起,為民服務,幫助當地農戶收稻谷、拔花生、摘玉米,用心用情用力為民辦實事,踐行勞動精神,以實際行動為當地貢獻一份屬于新時代建院學子的青春力量。
幫助村民收稻谷
觀察團成員到田地里幫助村民摘玉米
團團共建促前進,拓展思政新渠道
為切實豐富實踐內容、拓展實踐領域、創新實踐形式,觀察團作為主要發起方組織開展廣西住房城鄉建設廳團委(以下簡稱“廳團委”)、廣西建院市政學院團總支、上林縣趙坐村團支部“團團共建”座談會暨廣西建院“暑期‘三下鄉’社會實踐基地”揭牌儀式。廳團委書記姚磊在致辭中向同學們強調,要學會“自討苦吃”,牢記黨旗所指、青年所向,明白勇于鉆研、增長才干,使自身擁有烈火真金,成為有為青年。同時也要通過支教活動傳播愛心,激勵自我、奮發自強,為住房城鄉建設事業貢獻青春力量。
開展“團團共建”座談會
廳團委負責人、觀察團負責領導、駐村第一書記、觀察團學生代表
一同為“大學生暑期‘三下鄉’社會實踐基地”揭牌
隨后,實踐團成員在趙坐村活動中心開展“情暖童心”主題支教活動,觀察團成員通過繪畫、面塑、書法、音樂等興趣課堂做好鄉村教育關愛,并在課程結束后為小朋友們送上暖心文具,用實際行動為留守兒童們帶去了無限歡樂。
觀察團成員在興趣課堂上細心輔導小朋友
贈送暖心文具
通過此次實踐活動,觀察團成員們不僅加深了對鄉村基層發展的認識和理解,還增強了他們為實現新時代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信心和決心。同時,他們也將所見所聞傳遞給更多的人,并鼓勵號召身邊更多的青年大學生積極參與到鄉村振興中來,用實際行動踐行青春誓言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。
觀察團成員大合影
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版權所有桂ICP備05014267號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信息中心技術支持
地址:南寧市西鄉塘區羅文大道33號,郵編:530007
院辦電話(工作日):0771-3834563值班室電話(寒、暑假及節假日):0771-3186100 招就辦電話:0771-3834473 38360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