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西建院8月26日訊(設備與環境學院 文/石青平 圖/楊貴維)為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工作,聚力引導廣大青年投身美麗鄉村建設,近日,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“碧水潤田”環保服務實踐團前往南寧市賓陽縣、隆安縣、馬山縣等地開展“助力鄉村生活污水及黑臭水體治理,提升人居環境質量”的社會實踐活動,歷時5天,以青春的音符奏響鄉村振興的“最強音”。
實踐團成員出發前合影
傳承紅色基因,弘揚綠色文化
為深化生態文明思想的傳播,增強當地村民的環保意識,實踐團采用“宣講+繪畫”的方式向當地孩子們傳播環保理念。實踐團成員講述紅色故事、唱響歌聲,同時倡導環保理念,增強孩子們的環保意識,共同為鄉村建設貢獻一份力量。小朋友們用畫筆繪就出一幅幅美麗的作品,展現了綠色環保理念。
實踐團成員郭曉嬋進行微宣講
指導小朋友繪畫
走訪入戶知民情,鄉村振興聚青力
為進一步加強水資源保護和利用,實踐團成員進行實地考察、采樣檢測,了解黑臭水體的基本情況,助力鄉村振興。團隊成員2-3人組隊,各司其職,密切配合。他們走進群眾,走訪入戶,宣傳保護環境、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,耐心細致地向村民講解最新的國家政策,及時答疑解惑。
實地考察
采樣檢測
公益活動在行動,生態文明潤田間
人不負青山,青山定不負人。實踐團成員分工合作、高效有序。他們沿鄉村小路進行公益清掃并自發到村民休息的廣場清掃落葉,對鄉村小路上難以降解的塑料袋、紙盒、生活垃圾等進行細致清掃,助力鄉村環境治理,以實際行動號召廣大村民保護鄉村環境,共同監督維護鄉村環境衛生,營造“水清、岸綠、景美、河暢”的鄉村環境。
清掃落葉
打掃完畢后合影
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,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,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新時代的青年要在新時代的浪潮里堅定自己的信念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實踐團成員一致表示,接下來將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,將自身的專業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,爭做新時代好青年。
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版權所有桂ICP備05014267號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信息中心技術支持
地址:南寧市西鄉塘區羅文大道33號,郵編:530007
院辦電話(工作日):0771-3834563值班室電話(寒、暑假及節假日):0771-3186100 招就辦電話:0771-3834473 3836067